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小科普~王安石√
  很久以前曾经答应过要让王大大在本书上线。

  但这个时间跨度着实有点大了。就算了。

  上一篇单章来说说王大大。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大头衔~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瓜的感觉~独孤求败。

  【先说背景】

  王安石自幼聪颖,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家庭环境也不错,但因为跟随父亲宦游,还是比较知道人间疾苦的。

  【再说关系网:王大大有非常厚的政治底子,非常非常厚。】

  王大大的爹,本就是朝中官员,有多少人脉且不说。

  就王大大本人的朋友圈:

  1037年,结识好友曾巩,通过曾巩受到欧阳修的赏识。

  1042年,进士及第,主动要求外放,得了淮南节度判官的职位,顶头上司是韩琦。此时晏殊因为与王安石为老乡,请过王安石吃饭,还就他的个性提点过他。

  司马光(资治通鉴那位)跟王安石同朝为官,两个人初始关系不赖。这俩人还曾经同时是包拯的下属。

  前面说的苏大大这朵奇葩曾经是反对王安石的,最后又站队王大大,但是反对跟站队的时间都不对,于是一贬再贬。王大大死了,苏大大还给写了悼词。

  【但素,王大大本人有点一言难尽。】

  他的第一任上司韩琦,本是非常欣赏王安石的,本以为得一佳人,可来了一糙人。

  宋人笔记评价王大大的外貌:相貌奇丑,虎头牛耳,脸孔黧黑,肤理如蛇皮。

  长得不好看也就罢了,不修边幅,生活邋遢,还很爱岗敬业,时常加班加点,搞得都不用美黑跟烟熏妆了。

  韩琦于是误会王大大沉迷烟柳花巷。

  对比,王大大认为清者自清,不解释,作风照旧。

  后来还发生了很多事,王大大认为对事不对人,但事实上就是得罪了这位顶头上司。

  在韩琦这里任满后,王安石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县知县。

  王安石在任四年,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

  这里就有了本文中提及的赈贷的政策——贷谷与民,出息以偿。后来的青苗法,就是以此为根据制定的。

  1051年。王安石升任舒州通判,政绩斐然,当时的宰相文彦博抛了橄榄枝,想把王安石调到京城任职,王安石以“京师花费太多”为由,拒绝了。事实上他爹在京城做官,多他一家吃用并不多。

  王安石37岁时回京述职,把自己为政经验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针对经济、财政、国防等多方面系统地提出改革方案。

  宋仁宗未纳,却想让王安石与司马光二人来修《起居注》,王安石不干。

  据史载:阁门吏赍敕就付之,拒不受;吏随而拜之,则避于厕;吏置敕于案而去,又追还之。

  为了躲避修书,王安石都躲厕所去了,可想而知,这得有多抗拒。

  但终究胳膊拗不过大腿。王安石被留在京城做了一个知制诰的职位,专门审查京城的冤假错案。

  王大大为人耿直,雷厉风行、不畏权贵,这种审冤案的活,几乎把满京城里的人都得罪了,后来江湖人称——拗相公。

  宋人流传下来的笔记里节选几句:

  【晏殊请他吃饭,劝他,能容于物,物亦容矣,他觉得晏殊教他逢迎。】

  【韩琦,他的老上司,经过误会,后来知道了劝他注意仪表,王大大私下吐槽:韩琦别无长处,惟面目姣好耳。】

  【包拯请属下吃饭,亲自敬酒,别人都大大方方的喝了,王大大直接回答:我从不喝酒。】

  【王安石科举时用了“孺子其朋“典故,本是状元的一下子就被划到了第四,这里得罪得了谁呢,宋仁宗。】

  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王大大母丧丁忧。

  宋仁宗赵祯下岗,宋英宗继位。召王安石入京,他连续四年拒绝入朝。

  宋英宗很快也下岗了,宋神宗上位。也就是宋神宗时期,王大大重回朝堂。

  变法开始。

  【反正到了这会,王大大把自己的厚底子给嚯嚯完了,以至于后面变法的时候只能启用了一堆热血青年,团队这玩意,领导聪明而执拗,下面的都是嫩头青,无解。。。。】

  具体的变法内容就不表了,总而言之,法是好法,前期还是很有成效的。

  从经济上,熙宁六年,宋朝国库稍有盈余。

  从对外上,王韶在西北连下五州,攻入吐蕃,夺取两千里沃土,在河西走廊三面包围西夏。(此处有掌声,这次是北宋开疆辟土方面唯一全胜。)

  可惜,变法变法,总要伤害原来法里得益的阶层,再加上下面执行不利。新旧势力数次博弈后变法失败,王安石同样上上下下。

  【比较通俗的角度来说,北宋面临寒冬,王安石想给大家弄个炕用用,然后下面的人去把人家的房子都拆了,说是给盘炕。结果,炕因为种种原因工程进度跟不上,还没盘好,人全冻死了。

  这口黑锅,谁背,王大大背!】

  黄庭坚(这位被王大大暴捶过)评价王大大: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

  司马光(政敌):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

  除了变法,王安石鼎鼎出名的还有两项。

  第一:王大大很邋遢很邋遢,邋遢到身上,头发上,胡须上都长满了虱子。虱子多到,王大大自己写了一首诗《和王乐道烘虱》。其余就不表了。诸君可以自行想象。

  第二:王安石还是个诗人,很牛掰的诗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王大大写的,绿之一字的使用,是修辞炼字的典范。还有好多流传的,就不表了。

  综上吧,其实谁都不是坏人,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立场做法。这些东西碰撞到一起的时候,情商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