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番外~荣老爷子忙碌的一天
  卯时。

  荣老爷子准时准点地睁开了眼睛。

  孙女荣青黛也正好扣响了老爷子的门。

  “你家婆婆你不去伺候,天天就来我这里,合适嘛?”

  “嘻嘻,我婆婆说,你比较老。”

  荣青黛捂嘴就笑,每天都必须进行的对答,超级有小姑子说的仪式感。

  就是同样内容的话每天要换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个有点伤脑筋。

  明天换个词,婆婆说,她比较年轻?

  “哼!渣!太渣!”

  荣老爷子在床上还是赖了一会,揉揉脸,抓抓头皮,动动胳膊才爬起来,让青黛帮忙梳头发,扎起头发。

  “祖父,该洗头了,有味了。”

  荣青黛建议。

  “我不,伤元气。”

  荣老爷子拒绝。

  “伤不了,我给洗行不,现在伤了我鼻子了。”

  “你就受着吧。下回戴个口罩。”

  “。。。。”

  荣青黛无语。

  老小孩。老小孩,真真个是个小孩了,琼崖这天气,三天不洗脑袋就馊了,祖父这都七天了。好赖澡还是洗的,要不然都不能见人了。

  “走吧,早点吃啥。”

  荣老爷子摸摸脑袋,在看看自己身上,很整齐了就满意的问道。

  “不洗头没得吃!洗头给你做锅包肉。”

  荣青黛嘟起了嘴。

  “锅包肉我所欲也,洗头我所不欲也,唉,活到老,真憋屈啊!!!要洗,赶紧的,不过要吃完锅包肉才洗!”

  这下轮到老爷子郁闷了。讨价还价进行中。

  “想啥呢,大早上的,再说你吃完了,又不洗了,孙女我找谁哭去。”

  青黛早就学乖了,不上当。

  荣老爷子想去墙角画圈圈!

  越来越不好骗了。

  实在是青黛厨艺大有长进,做得那个酸酸甜甜脆脆的锅包肉实在好吃!

  “洗!吃完早饭的!”

  喝了两碗小米粥,吃了一个煎鸡蛋,一份瓜条,又吃了一份芋头煎。

  看了会医书,休息了一下。

  荣老爷子才认命的躺在专门的洗头床上让孙女给洗脑袋。

  其实还是挺舒服的,赖一赖,就有人给洗,不亦乐乎。

  青黛伺候得很是详细,洗完又给绞干了头发,重新把头发扎起来。

  扶着老爷子起身,看着老爷子整整齐齐的才满意的开始收拾善后。

  “那我走了,别忘记锅包肉。”

  “知道啦,去我婆婆那边吃行不,婆婆说今天要做蛋糕。”

  “行。大善。”

  蛋糕啊,也是心头好。

  医馆距离住所不远,黎人那边派来学医的小郎君小娘子早早就开了门,准备好了一切。

  第一个病人。

  垂垂老矣的一老头。

  都不用看,荣老爷子就知道已经是弥留之际了。

  “到时候了,有什么遗言该交代的交代,烧了埋还是挖坑埋啥的。你要是愿意,签了文书,把尸体给我更好。早说早安排。衣裳也穿上吧,硬了不好穿。”

  “大夫,再看看吧,我爹没享过几天清福,这好不容易日子好过了。。。”

  送人过来的老头也老得牙齿都快掉光了,哭得眼泪鼻涕一大把。

  “呃,你都这么老了,你爹这把年纪。。”

  荣老爷子不以为然,这躺着的这个身上穿得光鲜,儿子孙子衣服却是补丁叠补丁。

  “大,大,大夫,我,我真没救了?”

  躺着的老人话都说不顺溜了,一字一顿瞪着眼睛问道。

  “嗯,交代后事吧。。”

  荣老爷子实话实话说。

  “大,大,大郎,换,换,换个大夫,我,我,我还,能,能活。”

  “。。。。。”

  第二个病人。

  由娘亲带着来的一个三四岁的汉人小郎君。

  “去吧,去跟大夫说。你哪里不舒服。大夫问什么你就答什么。”

  “是,娘亲。”

  大头小身子的小郎君走上前,规规矩矩的爬到荣老爷子对面的椅子上做好。

  人矮,只露出半个脑袋。

  他使劲的伸长了脖子,用手巴着桌子,问:

  “大夫爷爷,你哪里不舒服呀?”

  “哈哈哈哈哈哈!!”

  荣老爷子想起自己的重外孙子,顿时笑开了一朵花。

  第三个病人。

  病人到的时候嚎得整条街都能听到。

  “除了嚎,还能说话不?”

  荣老爷子问道。

  回应荣老爷子的还是惨嚎。

  “消音吧,听了闹心。”

  医童立刻上前就在骨折汉子的穴位上来了几针。

  喊叫声戛然而止。

  “那,这就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荣老爷子指着小腿上都露出来的骨头继续说道:

  “这个要么就是直接把腿锯了,要么就是开刀,锯了养得不赖五成能活。开刀只有二成,但腿能保住。

  开刀这个不要钱,我也没多少把握,当时就死了也是有的。

  你们想好了再来跟我说,开刀也得现安排,赶早不赶晚。”

  荣老爷子直接冲着送人过来的男女老少说道。

  又让医童把他们带到一边去商量,别妨碍下一个看诊的。

  第四群病人。

  这一群,十来个人,齐齐整整的,红光满面,神色振奋,眼神却迷离得很。

  “大夫,他们吃了山里的蘑菇,说天上有龙有凤。”

  唯一一个清醒,拉着十几根绳子,绳子的另外一头就是一个人。

  “喝,你这力气行啊!”

  容老爷子见怪不怪,每年春天吃蘑菇中毒的,年年都有,这次人有点多,但也还好。

  “这次挺乖的,牵着就能走。”

  来人捂脸。

  “感情还不是第一次,悠着点,要是真吃到了剧毒的,当场就去了。”

  “好这口啊,忍不住。”

  来人手都不敢放下来,这次荣老大夫脾气好多了,想必是心情好,上次被骂得狗血淋头。

  “那你怎么没事。”

  “我们一群人在山里等着抓野猪,我煮好了汤,想着去拔点野芹菜提提味,回来大家这样了。”

  “哈哈哈哈。熬绿豆水,扣喉咙。”

  蘑菇中毒这种处理得太多,荣老爷子什么都不用看,就知道只是轻症,吩咐了医童干活就结束了早上的坐诊。

  他就一个人,自然不能把整个琼崖的人看了。

  医馆每天定时开,老爷子早上坐诊,到了中午就收,下午就是做手术,或者荣老爷子研究药方子的时间。

  没啥疑难杂症的,医馆里的医童就自行解决了。

  李冬儿那边的牛车也过来了,荣老爷子上了车回家吃心心念念的锅包肉跟蛋糕。

  下午要动手术,吃过午饭青黛就跟着荣老爷子回了医馆。

  所有的器具该消毒的消毒,荣氏麻沸散也煮上,医童把整间手术室里的油灯也通通点亮,到了时间,荣老爷子把自己也弄干净了才带着青黛跟专攻手术的医童开始动手。

  “看,这个地方,有血管子,要是跟人打架,小刀一刀捅下去,这人就废了。”

  “这种碎骨头,能找出来尽量找出来,我手稳,可眼睛也开始不行了,你们看着青黛的手势。”

  “缝合的时候要小心,一层一层的,错了,病患就遭罪了。止血的棉花什么的,要数清楚,回头留一块两块的,腿好不了。”

  “行了,大功告成。等醒了取点陈芥菜卤子给他试试,没反应就用,要是不行,就只能锯腿了。”

  吩咐完荣老爷子出了医馆,就遇到了一群来送锦旗的。

  “去去去,有那闲功夫多开几亩地种粮食。我这里不用这些。”

  荣老爷子想挥苍蝇一样的把人挥走了。

  自己进了医馆边的小书房。

  五郎已经给他出了一本《手术论》,说是一上市,就卖光了,都是各大医馆偷摸着来买的。还有宫里的太医提前定了。

  他赶着写第二本。

  五郎要求通俗易懂。

  说是给普通认点字的老百姓看的,写点普通的方子,像那种煮两根葱水喝喝就能治伤风之类的。

  这个还真有点费劲,方子太多了。

  不过,荣老爷子很有兴趣,这种普及了,也少些拿着高价药治小病的庸医。

  大善。

  【小科普:古代的中医,远远不是我们现在认知里的中医,整个学科是非常广泛的。

  关于外科流传下来的古医书中:剖腹术、断肠缝合术、血管结扎术、鼻息肉截除术、脉管炎手术等,金针拨障术。

  举个实例:断肠缝合术,隋朝。先以针缕如法,连续断肠,便取鸡血涂其际,勿令气泄,即推内之。但疮痛者,当以生丝缕系,绝其血脉。

  陈芥菜卤子——中医使用的早期的青霉素。

  桑皮线——常用缝合线,可被身体吸收,缝合后无需拆线。

  世界上最早的手术刀——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砭镰,距今3400年。除此之外,宋《世医得效方》和《永类钤方》中有针、剪、刀、钳、凿等手术用具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