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二十二章 扫地出门
  “哦,你们就送这样粗生野长的东西来进贡?!”

  关三人比关一天小了四岁。

  对地里的是所知不多,并没有意会到自家大哥对这稻种起了心思,只觉得这占城国实在不地道。

  他初担看门重任,看得还是大门口,正殿议事的地方是他大哥的地盘。

  年纪小,耳朵灵光。

  大人们下了朝总会嘀咕一二。

  三佛齐国进贡了一尊金身佛像,虽说也不过是渡了一层金身。但里面好歹也是铜身,比稻种值钱多了。

  南唐是什么虎的画,据说价值千金。

  跟这占城国进贡的东西就不是一个级别。怪不得官家不召见占城国的使臣。

  “关兄弟,这是我国国主的一片心意啊。”阮副使被关三人一句话噎的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俗成定例,附属国就是依附着大国的没兵没将打不起仗的小国。

  小国进贡当地土产,宗主国回的也是当地土产,诸如丝绸,诸如瓷器。

  虽说价格相差甚远,但规矩就是规矩。大家都心知肚明。宗主国要的是脸面,附属国拿的是实惠。

  没有人把这个进贡的东西的价格拿到明面上来说。

  “这心意着实有点轻!”关三人直言不讳。

  “三弟,不得无礼!阮副使,待明日上值再说吧。官家事忙,或许遗忘一二也未可知!”关一天待关三人说完,轻描淡写的制止了自家弟弟接下来的话。

  又对阮副使说道:

  “阮副使且放宽心。关某明日再伺机与官家游说。你且将稻种挑好的送我府里。得用不得用还待官家看了再议。”

  阮副使自然是千恩万谢,他要是能打通一条觐见的路,在使团里的地位跟现在不可同日而语。

  关一天有自己的小算盘也不打算继续听这些不顶用的阿谀奉承。

  带着关三人告别了阮副使就打马往家里走。

  “大哥,你说这些小国小民的官家干嘛还好吃好喝的招待着?”

  关三人个头不矮,骑在马上并不比关一天矮多少,两个人并肩齐驱。

  这一年,天下初定,各地赋税还没有交到国库中,说是泱泱大国,实际也是外强中干。

  小国来贡,再怎么价值千金也不能变现。

  前几天官家还因为公主穿了一件带羽毛的衣裳呵斥公主。

  连官家自己的衣服都能补则补,只要见客的时候不露在外面就照穿不误。

  宫里也大幅度的削减了人手,光是宫女都裁了一大半。

  禁卫们大家都在嘀咕,宫里少了这些漂亮的宫女子,看门看得一点意思都没。

  使臣住的地方倒是大鱼大肉的供着,使臣们不管是不是有钱人都打肿脸充胖子去外面吃饭,鱼肉全进使臣的仆役随从肚子里了。

  关三人想想都觉得气不打一处来。

  “慎言,娘亲说的话忘记了?”关一天作为关家大郎,是被李冬儿耳提面命过的,多听多看多想少说。

  “咱这不是周边没人嘛?”关三人不以为然,两个禁卫服饰的青年儿郎骑着高头大马,周边的人自动就让开了三尺有余。

  “你自己耳朵灵光,保不齐也同样有耳朵灵光的人,回家再说。”

  关一天的话,关三人还是听的。两个人很快就回到了自己家中。

  关一天让门房知会了自己媳妇秦氏,就带着关三人去了书房。弟弟太小,太多的事不懂,他这个老哥哥的心都要操碎了。

  内宅里。

  秦氏婉儿正在招待自己的亲娘。

  秦婉儿的年纪跟关一天一样大,按后世的说法,秦家是儒商。秦婉儿是真正受到良好的当代教育长大的大家闺秀。

  因缘际会关一天早早的与秦氏看对了眼,结了这门亲事。

  拖到大事抵定两家才操办了婚事。

  秦婉儿听下人回禀自家郎君已然回府就没有再问二句,只吩咐了贴身小丫鬟给书房送茶送点心。

  家里虽然不大,主子也就四个。

  可李冬儿走的时候就把整个京城关宅交到了秦婉儿的手里。

  连着三个儿郎的俸禄也一并归入京城关家的公中。

  三时五节,人情来往,样样都是秦婉儿的事。

  “亲家母可真是,大气!”秦婉儿的母亲罗氏看着女儿一件件的处理关家内外事务,不禁感叹了一句。

  “婆婆说她懒,不耐烦做这些个!”秦婉儿打发了最后一波问晚膳怎么吃的婆子,捂着嘴伸了个懒腰笑道。

  “你啊,别掉到福窝里还不惜福!注意着些仪态!”罗氏闻言正色道。“你婆婆不是懒,是舍得,你初一进门,婆婆就把家交给了你!大郎的两个弟弟也交给了你,这是你的福分!”

  “知道啦,娘亲,我就是说说,婆婆人可好了,从来不大声说话,除了对公公。”

  秦婉儿想起来自家公公,又想笑了。

  她嫁人之前其实颇为忐忑,关一天家八个儿郎,还新生了一个娇儿。

  房子小,人多,因着她,还特意修缮了一个小院子,关家从二郎到八郎只能住一间。

  这将来八个妯娌想想她就害怕。

  结果婆婆一甩手,带着五个小叔子回乡了。

  余下的二郎跟三郎,除了需要她安排膳食,基本自理。

  公公临走前,特意把几个儿子连她叫到跟前,重申了一次家规,关家男人不二妻,更没有什么通房丫头之类。

  要是沾花惹草,花天酒地的,一律逐出家门。

  二郎跟三郎的婚配是官家指配,无论是谁家新妇,都是秦氏掌家。

  如若将来谁无子就将来兄弟里过继一个,没有纳妾一说。

  这定心丸一吃,秦婉儿现在的生活,比闺中还舒坦。

  “那是你公公对你婆婆好,感情好,唉,你婆婆是跟着你公公熬过来的。你以为八个儿郎那么好养活吗?咱家算不错了,当初大郎也没能活下来。”

  罗氏看着自己的女儿,比出嫁前还娇俏了几分。明显就是生活顺遂,夫妻恩爱。

  “娘,我还来得及跟你说呢,我公公说,关家绝不纳妾,连个丫头都不许有!而且是从他自己做起,谁要是敢坏了规矩,媳妇留下,儿子扫地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