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二十六章 张大树
  如果可以,李冬儿想把所有的工匠都自备一整套。

  木匠,石匠,铁匠,窑工,漆匠等等。

  在这木石村的一亩三分地里,她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而且自行运转。

  像张大树这种送上门的熟手匠人,那必须得留下。

  “张大匠是怎么想的。”李冬儿心里有数了还是要问清楚当事人的想法。

  “顾兄弟说的就是小人想的。小人就想着夫人要是能行,小人的家里,连着那几个老师傅家里一起,以后就只给夫人烧窑。”看書溂

  张大树摸不清李冬儿的想法,想了想又说:“老爷,夫人,如果不是实在开支支持不下去了,小人也不敢提这样的要求。”

  “那你们是签长契还是?”李冬儿又问道。

  “长契也行,夫人把我们这几家一起买了也行!”张大树没有犹豫直接答道。

  张大树后面的这个提议李冬儿一时倒真没想到。

  工匠说实在的在宋朝后期的发展里起了很大的作用。

  特别是四大发明,有三个都是在宋朝发扬光大,特别是活字印刷术,用的是胶泥烧成的陶字。

  这里面,窑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所以北宋中后期,工匠的地位是有极大的提升的,现在的窘迫生活只是暂时的,她这个现成的便宜好像占得有点大。

  “这样子吧,我跟我家老爷商量一下,你们回去把窑先开起来,这头一批按我的要求烧,图纸在顾工头那里,烧多大的,多厚的,都有要求,要是合适了我们再看看。”

  除了一颗圣母的心之外,李冬儿也不确定这张大树能不能做到她的要求。

  后面她要烧的东西多着呢,要是张大树最简单的这种陶砖也没有办法弄出来,那也没有必要了。

  “多谢夫人!”张大树虽然没有得到李冬儿最确切的答复,但能接到一张订单,也高兴的从坐墩上跳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给李冬儿磕了个响头。

  磕完抬头看见关羽长,又赶紧找补了一个响头。“多谢老爷!”

  倒把在旁边充当背景板还被点名的关羽长吓了一跳。

  她家分工明确,关羽长只管打仗搂钱,其他的以前是他老娘,现在是李冬儿。

  “不用谢我,除了国家大事,其他的都找夫人。”关羽长捉狭的心思一起,把张大树扶了起来,还挤眉弄眼的跟张大树说。

  然后迎接他的就是胡老管家不赞同的眼光。

  “老爷!”

  “好吧,我错了,我去带娃,你们继续!”

  胡老管家气结。。。。

  试问谁家老爷不在外面摆谱,就他家这个反其道而行之,天天把自己定位在奶爸的位份。

  李冬儿从来不拆他台,倒是他自己拆了往下蹦!

  害得他家夫人出门都被京城的贵妇人指指点点的,胡老管家实在觉得夫人再温柔不过,再贤淑不过了,还落了个母老虎的名称!

  全是关羽长作出来的!!!

  胡老管家带着一腔不满,看着关羽长一溜烟的跑了。回头皮笑肉不笑的对着顾工头跟张大树就说。

  “二位回家请慎言,关将军说笑而已,这个家还是老爷做主的。”

  李冬儿扶额,胡老管家一心想给她洗刷恶名,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

  “就这样吧,烧好了一窑就先送过来。”李冬儿说完就端茶送客。

  ~~~

  “娘亲,娘亲,糖醋排骨好好吃!”

  往回走的李冬儿很快就遇上了关八郎。

  抱大腿的姿势一点也不打算改。

  从厢房里扑出来就抱住李冬儿嚷。

  “馋猫儿!又去灶间偷吃了!”李冬儿戳了一下关八郎的额头,就手把他抱了起来。

  再看厢房里又扑出来一只关七郎。看書喇

  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特别羡慕的看着关八郎。

  李冬儿一阵心软,这几个小郎君出生的年份也就相差两年,只是因为后面的出生了,前面的就得让位。

  每个人就抱个一年半载的,她自己当年被妈妈抱到了七八岁。

  家里八个孩子,八郎抱得时间最长,出生后日子是过得最好。

  七郎出生那会赶上最关键的时候。

  关羽长在他满月后就走了,家里大小事务都需要她。

  无形中就没有太多的心力去管他,都是哥哥们带大的。

  “来,娘亲一起抱!”李冬儿招招手。

  关七郎立刻就跑了过来,李冬儿弯腰一手抱一个,四岁与六岁,加起来也就是六七十斤。

  就几步路,倒也负荷得住。

  李冬儿一路抱着两个高兴得不行的小郎君闲庭漫步的走完了抄手回廊。

  小喜子在门口就想接手,李冬儿也没让,举着两个儿子就进了屋。

  “哇,媳妇儿,就你这把子力气,我觉得你该做将军!”关羽长长臂一伸,把两个儿子接了过去,就地转起了圈圈。

  一屋子立刻就充满了幼童特有的尖叫声。

  “爹爹,再转再转!”

  “爹爹,还要飞高高!”

  关老太太就在旁边拍手叫好!

  “上菜吧!”李冬儿净了手,用柔巾擦干了双手,跟小喜子说道。

  “是,夫人!”小喜子应声而去。

  不一会儿,晚膳就安排好了。

  大家移步就座。

  家里人口实在不少,这会正值盛夏。蔬菜瓜果正是季节。

  关羽长采买回来的东西虽然有冰窖,也自然是新鲜的吃着最好。

  李冬儿就安排了六菜一汤。

  有翠绿的拍黄瓜。

  有清爽的凉拌三丝~胡萝卜丝,芹菜丝,白萝卜丝。

  有焦香的干煸豇豆。

  有裹了蛋液的香煎豆腐。

  有怡人的翡翠白菜汤,

  还有一盘蒜泥白肉。

  最吸引人的就是糖醋排骨,满满的一盆。晶莹剔透的糖色在排骨上面闪着诱人的光芒。

  一入口,甜酸滋味直接就在嘴里炸开。

  主食做了两种,水滑面跟二米饭。

  关家如果说从关老太太跟关羽长来说,主要还是以面食为主,毕竟是河南地界。

  李冬儿不一样,带着前世的米饭胃,从她能安排家里的伙食开始,就一般都是米饭与面食都有,

  后面的小郎君就随了娘亲两样都行。

  关老太太跟关羽长还是主要吃面。

  但就糖醋排骨这个菜而言,米饭才是正经的标配,几个人一上桌,排骨就迅速的消失了一大半。

  七郎跟八郎勺了几勺糖醋排骨到饭碗里,再烧上浓郁的糖醋酱,吃得满脸糖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