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二百六十四章 瞎猫遇上死耗子
  第二天早上,就是检验占城稻亩产成果的一天。

  赵匡胤跟阿离,跟着关羽长。

  从夹马营回来的杜太后也凑了个热闹跟着李冬儿。

  汇合了实际上的种田功臣老柴头。

  全部等在了碾米坊里。

  白马寺的和尚把晒得恰到好处的稻谷全部分批送到水力碾坊里。

  金灿灿的稻谷很快就在大型的碾米轮一圈一圈的碾压下脱去了外壳,露出了淡黄色的糠壳。

  再一轮扬扇碾米后,白生生的精米就被老柴头捧到了李冬儿面前。

  李冬儿分了一半给赵匡胤跟杜太后,自己也细细端详起了手中的新米。

  占城米呈细长型,胚芽只有微微的没有白点,整体呈半透明色。

  米粒形状整齐一致,李冬儿大致估算了一下,长度在五到六毫米,宽度在两到三毫米。

  乍一看,很像缩小版的后世泰国卖得特别贵的香米。

  假如从气候来说,越南与泰国气候环境还是比较相似的,形状相似也在李冬儿的预料之中。

  跟昨天捣出来的米略有不同的是,米粒完整性更好一些,碎米很少。

  可见碾米的器具对出米跟出米的完整率也有影响。

  越是大型的损耗越小。

  昨晚也拿那一斤多的米做了米饭给大家尝鲜。

  除了那两个自讨苦吃以米糠团子做晚饭的,大家都分了一口。

  评价不赖,虽然米香不明显,也少了北方优质大米所特有的胶质感,但颗粒分明,入口绵软,跟一般的大米品质相差无几。

  推广开来,这种胶质感较低的米,拿来磨成米粉,就能出来无数种的优质的米粉制品。米线,米粉,米糕,河粉等等。

  全都是充饥的好物。像米线河粉之类还可以做成干货屯放。

  李冬儿很满意。

  “上等良田,多肥,实出稻谷六石二斗。实得精米,三石一斗。”

  “上等良田,足肥,实出稻谷五石四斗。实得精米,二石七斗半。”

  “上等良田,少肥,实出稻谷五石一斗。实得精米二石五斗。”

  等到最后三亩地都出来的结果,即使早有心理准备,也让大家热泪盈眶。

  赵匡胤只会大声说好。

  老柴头则直接泪洒碾房。

  “夫人,太好了,太好了,我这辈子能看到真的是死也瞑目啦!”

  “这辈子且长呢,我们会一次比一次多的。”李冬儿倒是不太激动。后世的亩产那才叫吓人,这会这个就是毛毛雨。

  “出米率略低了一点,”李冬儿在心里稍微计算了一下又说道,“不过下一次种出来应该会好些。”

  “何解?”赵匡胤不耻下问。

  “一代更比一代好呗。就像我家大郎,那不是比羽长还高?”

  李冬儿用通俗易懂的说法敷衍的解释了一下。

  实则这就是基因,任何种子到了新地方,都有一个自我保护的过程,都是刻在基因里的主动技能。

  特别是对后代的保护。看書溂

  像稻种,第一代会长出更结实的外壳,以保证在新地方种子的存活率。

  像动物,有时候如果被运送到了新地方,甚至可能会自行中断孕育下代的机制。

  有很多动物还要在特定的地方才进行交配繁殖。哪怕不远千里,哪怕从来没去过,也要跟着大部队历经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回去生个娃。

  都是为了下一代的存活率。

  “都是学问啊!”赵匡胤感叹道。“你家还真是,做啥都很像个样子,还有理有据的。”

  “杜家的田里能不能分点稻种过去。”杜太后问得最实际。

  “婶娘,我还有点别的更好的想法,一会跟你说!”

  杜太后一提出来,李冬儿就想起了关于旱灾的事,就跟杜太后说道。

  “好。”杜太后没有异议。

  碾米坊里空气自然不是太好,两次碾米过后更是浑浊的很。

  激动完了,大家也就从里面出来。

  赵匡胤拉着关羽长要去看关家窑。

  张大河的瓷砖生意现在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作为整个村里唯一一个一直在盈利的作坊,真的是一枝独秀。

  而且居然覆盖到了洛阳,也不知道从哪里找的门路,在洛阳行宫营造司那边放了一些瓷砖的样品。

  关羽长无意中看到李冬儿的九宫格祥云图就告诉了赵匡胤。

  好奇宝宝赵匡胤自然不能放过实地参观关家窑。

  再说,自家人出的瓷砖,帮衬加给个折扣那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嘛。

  本着能省一点是一点的,关家窑,这张单子可是接得稳稳的。

  洛阳行宫一旦用了,就会有跟风的。

  关羽长也乐得让赵匡胤沾点儿便宜。

  关羽长伴着赵匡胤走了。李冬儿就陪杜太后还回关家后宅。

  “你家几个小的呢?”

  杜太后身体底子不错,连荣小大夫把完脉都说比一般同龄的老太太强些。

  年前的大病体弱,大概率是因为换了地方,起居变化的身体适应过程。

  后来又有适当的劳作跟五禽戏加持,只需要注意作息,饮食合度,不像赵匡胤一样需要吃药。

  大清早就从夹马营回来的杜太后还是精神奕奕的。

  李冬儿也就没有扶着掺着,只是稍微落后半步跟杜太后往回走并回道:

  “干活去了,他们每天都有该做的。”

  “哈哈,你这甩手掌柜,当得不错!”杜太后哈哈笑道。

  “婶娘~~看破不说破~”

  李冬儿拉长声音卖了个萌。

  “你认得还挺快!跟你家羽长可真是两口子!”

  “嘿嘿,这两口子嘛,总要有点像,又不那么像,日子才过得下去。”

  李冬儿嘿嘿乐。自己养成的老公,再怎么跑偏,也有三分像啊。

  行为模式,三观都是一个战线的。

  “也是,你们俩这姻缘,也算是天作之合了。”杜太后无不羡慕的说道。

  “哈哈,我娘没说吗,我可是她花了大价钱的。

  那会我继母要的聘金可真不少,普通也就是十贯十五贯的,我继母要二十。

  我娘说她本来觉得太多,想算了,结果晚上做了个梦,我公爹说这门亲事好。这才成了。”

  这就是瞎猫遇到死耗子,对双方来说,都是狗屎运。嗯,说好听点,也算天作之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