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二百六十三章 一起出去浪
  几个人说完需要先弄的东西,又就着菜谱,把价格做了些调整,不到半个时辰贺楼的事就确定了下来。

  十一月初二开张。

  初四正是杜太后的生辰。

  到时候还可以做一次与民同欢的贺典。

  开业前期,关羽长跟李冬儿并着蔡嘉上也要去一趟京城,该调整的调整,该改的改。

  等收完稻子,木石村这边就是需要李冬儿把酒楼里的人调教出来,从大厨到跑堂小二。

  也就是那些年轻力壮的内侍。

  到时候就一并带过去京城。

  拢拢总总说完,李冬儿跟蔡嘉上各有各活全部都记了下来。

  合上了记事本,李冬儿才抬头直面赵匡胤,郑重的问道:

  “晋王一事,二叔准备怎么办?”

  “嫂子有什么想法?”赵匡胤反问。关羽长的意思很明显了,他就想知道李冬儿怎么想。看書喇

  “我,我就是一小肚鸡肠的女人。

  今天我做这么些个事,劳心劳力,自然有我的理由。

  我们都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现在过好了,就希望大家都好。

  学石将军他们躺平了每天花钱过日子谁都会,我做不来。

  我也不跟你虚头巴脑的说官家您英明神武,文成武德,万岁万岁万万岁的能把这位子坐个万万年。

  人总有一死。

  不过是老关跟二叔你兄弟情义,我跟贺妹妹也姐妹情深。

  昭哥儿我是护定了,贺妹妹就留下了这么一个,我不会看着他没有好下场。”

  李冬儿语气平淡,一个字也没提晋王,但赵匡胤也听出来了话语里含的狠厉,只得讪讪地说道。

  “这,这可真是意气用事了。”

  “义气怎么了,女人天生不讲理,我们讲的是情,晋王他把昭哥儿给带歪了,我就敢去京城直接剁了他,这话我就放这里了。”

  李冬儿话接得斩钉截铁,也指名道姓。

  赵匡胤忽的就想起关家儿郎说她娘让四郎去砸了关可人所嫁的蔡家。

  直接就默了。

  能做得李冬儿姐妹的人,都是有福的人。

  贺氏,有姐妹如此,怎么就能早早去了留他一个呢。

  沉默半晌,赵匡胤就开口道:

  “嫂子,我把德昭留你这儿吧,不求读多少书,把身体养好了,人兴许也灵活点。把你这股子老子愿意的劲也传授一二。”

  “别,交给我没问题,给我个准话,我不是那些个好糊弄的,我家规矩,接受任务讲标准,二叔是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昭哥儿,储君,太子,那麻烦您给个名分,落到文字上,我就按这个来教。要是个闲散皇子,哪里还有什么老子愿意,就剩苟着过日子了。”

  “自然是储君,太子。宫里的大儒,越教越老实,愁得我!”

  赵匡胤也没细想,直接脱口而出,说完自己心里也松快了。

  “瞧您那点出息,愁什么,长歪了扭回来就是了,那就这么说定了,来,嘉姐儿,纸笔来一份,口说无凭。”

  李冬儿心里直接乐开了花,今儿个也是兵行险招。趁着好感度拉满,把这事落定了,比什么都强。

  她鞭长莫及,按赵匡胤以往对他弟那个包容的劲头,难保不会高高举起又轻轻落下。

  万一赵匡胤再让人暗算了,没个把文书在手,她连哭都没地方哭去。

  苟着活着她是可以,但要她为赵光义做事,想想都觉得浑身难受,她可不是个随便的人,来条大腿就能抱。

  “还要写下来啊?”

  赵匡胤被李冬儿的雷厉风行吓到了。

  “干嘛不写,板上钉钉的事,当你自己人才这么说这么干,我也怕我脑袋不保啊!”

  李冬儿做了个割脖子的动作说道。

  “写写写,不过这会写也做不得数,定储君还是有一套成文的规矩的!我也没带大印。再者,现在也不能就立,打草惊蛇。”

  赵匡胤觉得,如果他不写,估摸着李冬儿真就得照着闲散皇子来养赵德昭。

  看关家这几个小郎君就知道了。

  关一天,身为长子,李冬儿明显的教得不一样。其余都是野生野长,不往朝中发展的架势。

  二郎跟三郎跳脱得很。

  其余养猪的,造纸的,管事的,算账的,读书读得实际,做人也做的踏实。

  “规矩不规矩的二叔你回京了该补就补上,我这里反正就认你写下来的这份,我心安理得。”

  赵匡胤摸着鼻子,果真就在蔡嘉上给的纸笔上写了几行字。

  还让阿离取了私章稳稳当当的盖上了。

  待吹干了墨迹,就交给了李冬儿。

  李冬儿细细的看了一遍就折起来交给了蔡嘉上。

  “我教小孩子可从来不省着用的哈,二叔以后可别心疼。”

  “别省,该怎么教怎么教,老子打下来江山,他就得给老子守住了,不说多,别少就行。”

  “想太多,该做的做了,死了不后悔就成,儿孙的事自有儿孙自己来。”

  关羽长一路看着李冬儿就这么让赵匡胤轻易的写了传位的诏书,嘴巴都快合不上了,到了这会才刚刚回过神来对赵匡胤说道。

  末了又补上一句:

  “其实,等昭哥儿看着能用了,你也别当这什么破官家了,我媳妇说想走遍这宋国,去看看山,打打猎。看看海,摸摸鱼。到时候你也带上你媳妇,一起出去浪!”

  赵匡胤莫名的一下听懂了浪字的意思。笑着打了关羽长一拳头。

  “浪你个头!!你心可真够大的!这可是万年基业啊!”

  “别扯那些,那会一板砖砸下来,不是公就是候,现在呢,也不过是土里埋着了,坐了这个位置,在位时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成了。”

  关羽长这么一打岔,气氛从凝重又变得轻松起来。

  几个人又聊了一会,三更鼓起,也就散了回去休息。

  阿离伺候着赵匡胤躺下的时候,赵匡胤突然问了一句:

  “我这么做对不对?”

  “我觉得对,我还觉得,可以的话,一起去游山玩水,美甚!”

  阿离躺在靠近门边的侧塌上,多年相伴,自然一听就明白赵匡胤在问什么,半天才幽幽的答道。

  赵匡胤忙一天困意上头,迷糊间也被带歪了说道:

  “也是,比对着四面墙和那些老脸强。等回京了,给你张罗个媳妇,这几年把南边收拾了,趁着没老没死,一起去看看我大宋的河山。”

  “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