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几个汉子勾肩搭背,亲亲热热的,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好得如同穿一条裤子的交情。

  徐华和徐迩对待阿九的态度大变,跟在他身边,九哥,九哥叫得欢快,谁能想到就在昨天,两兄弟还不敢靠近他,恨不得离他远远的。

  “阿九,随我去书房,开始干活了。”玩归玩,闹归闹,正事最重要,秦皓招呼着阿九和徐宜,今日三人商议完,就要按部就班地做事了。

  叔么和草哥儿在书房里燃起了碳炉,炉子上放了柄水壶,桌上留了四蝶小点心,讲到口干的时候,让他们随时能喝上热茶。

  做完这一切,叔么和草哥儿悄悄地退了出去,顺手替他们关好了门,带着小杉和徐家两兄弟出了门。

  书房里,秦皓牵了一条细绳,将方案和图纸按顺序挂起来,不由得想起自己在现代穿西装打领带演示PPT作汇报的场景,不到一年的光景,恍如隔世。

  阿九取出几幅卷轴,小心翼翼地展开:“老秦,哥么,表哥给学院,码头和山庄赐名了。”

  “来之前,表哥召我和单哥进宫,将海贸司的业务做了交割,单哥提议将王理留在府城再帮我两年,负责海贸司一年两次的例行出海和平常事宜,你和我今明两年的精力全部放在学院,码头和港口。”

  秦皓点了点头,单将军想得周全,这不是个简单的工程,他们两人确实没有精力去管府城的海贸司。

  “表哥在地图上圈了几个地方,我们这里建好之后,培养的第一批人,最优秀的放去这几个地方修建码头,建立新型城池,海外和国家南北的商品贸易就能连通一气了。”

  雁国地大物博,疆土一半以上临海,如果圈出的地方能够成功转型,雁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徐宜盯着皇上的笔迹出了神,上好的雪白宣纸上笔走龙蛇地挥撒着几个大字,神奇地是,他都认得。

  “湖畔学院,云来码头,云来山庄。”徐宜喃喃低语,心里对皇上的好感更近一层,名字取得如此简单明了,看得出来,当今皇上的心里装着普通百姓。

  学院的名字有些耳熟,秦皓笑了笑,希望以后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和另一所湖畔大学媲美。

  “表哥下了圣旨,徐家村以及相连的整片山脉,任我们使用,县令会全力配合我们,以我们勘察的面积为准,银钱方面,表哥承诺直接从国库拨发。”

  阿九将上头的旨意传达给秦皓和徐宜,万事俱备,只欠秦皓一声号令了,阿九正色地说:“陛下倾一国之财力支援我们,老秦,哥么,接下来,就看我们了。”

  “我和小宜必将不负陛下所托,定当全力以赴,人才和银钱,都将滚滚而来。”秦皓握着徐宜的手,郑重表态,一旁的徐宜,连连点头,心里充满斗志。

  秦皓梳理了项目的整体脉络,和阿九,徐宜定了关键事件和节点,给每人分了任务。

  “建成之后,港口的运营归海贸司统一管理,阿九负责运营,山庄由小宜负责,我来管理学院。”

  秦皓见两人没有异议,接着说:“现在至四月底,修建阶段,我负责整体结果的达成,需在计划的时间节点内按质按量完成交付,阿九负责资源和专业人员的协调,银钱的预算和分配,工匠人员的招揽以及京城的联络都归你管,徐宜负责招收工人和平日的食宿保障。”

  “小宜,你听清楚了吗?不懂的话随时可以打断我。”

  徐宜只是个普通的乡村哥儿,人很聪明又吃苦耐劳,但一下子担起这么重的担子,秦皓怕他觉得压力太大。

  徐宜比他想象的强大,此刻干劲十足,满满的正能量:“我听得懂,你放心吧,我管人管吃管住,没问题的。”

  阿九赞许地向他点头,老秦不单自己厉害,娶的夫郎也比普通的汉子强,秦皓微笑地拍了拍徐宜的脸蛋:“你真棒,不愧是我夫郎。”

  “五月初到七月底,修建,培训和营销宣传同时进行,学院在四月底完成修建,山庄和港口在七月底前要完工,在此时间段,学院的教员,教案和教程要提前准备好,我和阿九负责。”

  “山庄的管理和服务人员,由徐宜和我负责物色和培训,小宜,你,草哥儿,徐华,徐迩甚至叔么要制定学习计划,七月底前,你们几个人要能识文断字,还要学会记账算数。”

  家里人年后就开始学认字了,等房子盖好,秦皓会给他们请个夫子,徐宜信心满满地应声:“皓哥,没问题,我会看着他们好好学。”

  “老秦,营销宣传是什么意思?”秦皓经常蹦出他家乡的用词,不懂的时候阿九会直接问他。

  秦皓想了想,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句向他释疑:“我们要想尽办法告诉世人,云来山庄是个好地方,这里不仅有美景,还有美食和温泉,更有雁国最好的服务,一定要来。”

  “我明白了,今年出海的时候,让王理去海外营销,我再恳请表哥帮忙,让他找机会和雁国各地的官员提一提。”阿九举一反三,迅速领悟了营销的涵义。

  秦皓向他举起了大拇指:“阿九,你也很棒。”

  “八月,学院开始招生,我和阿九负责,山庄和码头做开业前的最后准备,理清楚各个环节的标准流程,试运营一个月后,正式开业,我们三个人共同负责。”

  阿九在一旁细细地做笔记,又誊抄了一份,一份给京城表哥送去,一份留着,方便他们三人核对进度。

  “老秦,你最棒,服了。”阿九越抄越兴奋,和老秦聊完,脑子里有了清晰的规划,似乎能看到学院,山庄,码头建成之后,这里成为雁国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到处人头攒动,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徐宜与有荣焉,崇拜地望着秦皓,情不自禁地拽住了他的袖子。

  “皓哥,我们去和村长叔说一声吧,毕竟之后要在村里招大量村民,隔壁的几个村子,村长叔也熟悉,可以帮我们招人。”

  秦皓微微颔首:“下午我们三人去村长家走一趟,正式把阿九介绍给村长。”

  “老秦,你别透露我真实的身份,我不想太招摇。”村里人没见过世面,在他们心里,县令已经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了,如果知道阿九是皇亲国戚,在他面前,话都不会说了,还怎么能安心干活。

  为了避免家里的门槛被络绎不绝的拜访者踩烂,秦皓自是同意阿九的作法:“除了我和小宜,其他人只以为你是海贸司从京城派来的司员,即便如此,平日里,你说话办法要小心谨慎,村里大把哥儿想嫁进京城。”

  “就凭阿九这副好相貌,村里的哥儿就算倒贴也会愿意嫁给他的。”

  徐宜笑眯眯地打趣阿九,阿九来了,惦记秦皓的人就少了,徐宜觉得很开心。

  懂事以来,阿九就被小哥儿钦慕的眼神包围着,他已经习惯了,要让他心动,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老秦,哥么,你们帮我挡着点,喜欢我,没结果的,我注定是会伤小哥儿的心。”

  “啧啧啧,瞧你美的。”秦皓受不了他自恋的模样,赶紧出声打断他。

  徐宜给他们倒了两杯热茶,悠哉地说:“讲了这么久,喝点茶水吧,我出去看看叔么他们回来了没有,该做午饭了。”

  两个人才发现自己又饿又渴,捻起小点心,就着茶水,慢慢吃喝。

  “老秦,你家的点心,挺好吃的,能不能把方子卖给我,我想让家里的厨子做给阿么吃,他一定会喜欢。”

  阿九看了秦皓一眼,很有眼力见地说:“你放心,不会传出去的,就给家人和表哥做一些吃,我们这里要开店,孰轻孰重我还是分得清的。”

  家里的点心是用烤炉烘焙出来的各式小饼干和小蛋糕,徐宜和草哥儿对烘焙感兴趣,两个人捣鼓了很多种做法。

  “你找你哥么吧,他愿意卖的话,我没意见。”方子是徐宜和草哥儿的,他们说了算。

  阿九跑去暖房找徐宜,见一家人都在,鬼鬼祟祟地朝徐宜招手:“哥么,你过来,我有事找你。”

  “啥事呀,阿九,饿了吗?”徐宜走到他身前,顺手递给他一块奶油小蛋糕。

  阿九将蛋糕一口塞进嘴里,就是这个味道,清爽甜软,比宫里的点心都要好吃:“哥么,我想买点心的方子,我阿么应该会喜欢吃,我想让家里的厨子做给他吃。”

  “我和老秦说了,他说要我找你买,你出个价吧,这四种点心方子我都要。”

  徐宜没想到自己和草哥儿琢磨几天做出来的点心能够换钱,冲着阿九,连连摆手说:“怎么能要你的银子,我把方子告诉你就是,也不是什么复杂的吃食。”

  “哥么,你不收我的银钱,我不能要你的方子,这是规矩。”亲兄弟,明算账,何况这些方子足可以开一间小店了。

  徐宜想了一会,把草哥儿叫了过来:“草,阿九想买点心方子,我说不用银钱,可以直接告诉他,他不愿意,非要给钱,方子有你一份,你说吧,想卖多少钱。”

  “宜哥,我不知道,你看着办吧,我都行的。”草哥儿紧张得直搓手指,这么轻易就能挣到银子吗?

  阿九知道一些行情,索性替他俩拍了板:“哥么,弟么,京城里一个点心方子二十两左右,我们就按二十两一个方子,四种点心,一共八十两。”

  “只是做来给家人吃,会不会给的太多了,四种点心的做法差不多,你就按两种算吧,草,你没意见吧。”徐宜钱袋鼓鼓,并不想挣阿九的银子。

  草哥儿觉得阿九给个二三两就顶天了,现在一下子砸了八十两,委实惊住了:“哥么,我没意见,听你们的。”

  阿九没有再客套,爽快地掏出四锭十两的银子:“哥么,你来说,我记下来。”

  徐宜随手将银子递给了草哥儿。

  抱着沉甸甸的四十两白银,草哥儿紧张得连呼吸都不会了,一溜烟跑到叔么面前,将银子倒进叔么怀里:“阿么,你拿着吧,这么多银子,我心慌得很。”

  四十两白银一分为二,徐宜和草哥儿各得一份,自此之后,两个人钻研美食的劲头更足了,白花花的银子,谁能不喜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