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耽美小说>[红楼] 彪悍红楼【完结】>第66章 第六十六章

  黛玉嗤笑一声, “你可真会说巧话,不是来送礼赔罪的么?怎么又变成土仪了?”

  中年人面上尴尬更盛,前儿他们已经见识过新任上官的难缠, 没想到林家这姑娘青出于蓝胜于蓝, 说话都不带拐弯的, 直接往人脸上怼。

  其他人也不待中年人开口, 全都摇手赔笑道, “确实是土仪不假, 林大姑娘只管收下便是。”

  黛玉点头像是要应下, 就在众人松口气时, 她又摇头道,

  “我还是不放心, 我们家刚到任上,你们家老爷做为本地乡绅, 送土仪迎接远客本是常礼,可你们在这里说是土仪,转过头又说是赔礼可怎么办?

  让人听了就像我们家夹怨索贿一样,收受贿赂那是违法行为,你们该不会打的就是栽赃陷害的主意吧?。”

  黛玉此话一出,各家管事脸色都变了, 全都涌到台阶下,七嘴八舌的大喊冤枉, 他们确实是来送土仪的, 哪敢陷害上官。

  黛玉冷笑, “你们越是紧张, 越说明我猜对了。”

  接着她对前头的衙役喊到,“你们, 去总督衙门、巡府衙门、知府衙门、布政使衙门和按察使衙门报案,这些盐商有一个算一个,状告他们趁巡盐御史大人外出公干,携重金上门,意图陷害上官贪污受贿。”

  衙役都傻了,他们见多了盐商到盐政府上送礼,根本没把拿银子堵门当回事。

  谁知林家不同于前几任大人,这孩子说着说着连陷害报官都整出来了。

  他们要是不去,等林大人回来恐会差事不保,要是去了,此事想要收场可就难了,总不能真把这些盐商的当家人抓起来受审吧?

  下头的盐商管事就不止是傻眼了,他们慌得不知要如何反应,怎么几句话的工夫就变成他们要陷害上官了?还要盐运衙门的差役去报官,这话是怎么说的?

  有那滑头的见事不妙就要开溜,往街道两边一看才发现,趁他们说话的空档,林家下人已经把东西出口都堵上了,外头还有百姓在看热闹,乌泱泱的尽是人头。

  再往台阶上看,见林家人的脸上都写着这事没完几个字,这些人心里打了个突,现在唯一的出路就只剩下盐运衙门的后门了。

  两方人马正僵持着,就听到衙门后门一声铜锣响,知府衙门的差役和卫所兵丁排开众人,护着广知府和狄千户走了出来。

  乐清和吴彧在林海离家后就住在外院,早上见聚拢过来的马车渐多便意识到不妙,早已派出人马向广知府和狄千户求助。

  黛玉见救兵来了,在台阶上对两位长辈道了个万福礼,两人俱是哈哈笑着拱手回礼,再看向众多盐商派来的下人就撂下脸来,双眼如刀的扫视众人。

  狄千户冷笑一声,“尔等不知林大人外出公干么?带着人马堵在盐政府门前,是要闯进去打劫不成?”

  众人看到这位号称鬼见愁的狄千户,就知道此事再难善了,要是任他把此事定性成打劫,他们不就成劫匪了,光天化日的打劫官府,多少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黛玉见姑父如此无赖,不由笑了起来,长辈愿意前来给她撑腰是情分,她却不能让长辈跟盐商正面对上,要是引来盐商背后的主子动怒,以两人的根基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她笑道,“打劫倒不至于,这些人说是前来送土仪的,可我听到的消息却并非如此,这不正在分辨是诚心献礼,还是打着歪心思想陷害我们家么。”

  众人见林家姑娘肯给台阶下,知道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立即指天划地的表明心迹,他们确实是来送土仪的,此心天地可证。

  广达和狄千户听出黛玉是担心他们得罪盐商,才会出言打圆场,心中感动之余更不能放过这些人了。

  广达冷笑,“你们说得轻巧,谁知对外又要如何宣扬,两面三刀的事你们这些盐商还做得少了?”

  众人都被折腾得没了脾气,只得向黛玉一揖到地,任由她发落。

  黛玉点头,心说你们早早臣服不就完了,何至于费这半天劲。

  她笑盈盈开口,“你们说是来送土仪,可扬州城里的人却不知其中底细,万一传出不好的话,于我们双方都没有益处。

  为了不让人误会,不如众位管事打上自家旗号,由差役和兵丁大人们陪着,带车队在扬州城里走上一圈,沿途敲锣告知城中百姓是往巡盐御史家送土仪来的,这样把目的摆在明面上,岂不两相便宜。

  各位不用担心礼送迟了我们不收,放心,我就等在这里,多晚都会接受大家一番心意的。”

  一群人都傻眼了,真要这么走一圈,这人可就丢大了,不说自己会被人笑话死,自家老爷也得很长时间不好意思出门了。

  狄千户却大笑出声,“这个主意好,既然你们心里没鬼,那就走上一圈表白表白,让所有人都知道才好呢。”

  说完他就一扬手,带来的兵丁一拥而上,挟持着台阶下众管事往自家车队里走,林家下人在侧街两头分开人群,方便车队从两个方向出去。

  广达和狄千户上前护在黛玉两侧,眼看着所有车队都走出府邸前街,这才蹲下身询问,“翕儿可惊着了?”

  黛玉可怜巴巴的摇头,“我没事,再坚持一会儿就难说了,谢谢广叔和姑父来救我。”

  狄千户两人的鼻子都有些发酸,那群盐商横行惯了,不压服新任盐政是不会罢手的,见林海强硬就趁他不在家上门欺负小孩子,下作无耻之极。

  扬州城内官员众多,三品以上的就有四位,其中不乏跟盐商关系密切的。

  在盐商车队巡游扬州城,转着圈丢人时,却没有一人出面制止,很多官员还觉得只是丢脸太便宜那些人了。

  官场也是有默认规则的,即便相互斗得再狠,也不会向对方的内眷子女下手,这是默契也是铁律,谁敢触犯就等着被众人围攻吧。

  这次盐商趁林海离家,上门欺负一个小姑娘,触碰到了所有官员的底限,谁的家里还没有子女了,这次不给他们一个教训,难道要等着那起卑贱的商贾向自家人下手不成。

  带头的吴刘两个当家人,以及另外十几家盐商都在距离盐政衙门不远的酒楼上等消息。

  看到知府和卫所千户带人走进衙门,他们都没当一回事,就凭这两人又能对自家下人如何。

  直到车队出来他们才意识到不对,紧接着就是一声锣响,有家丁高唱,“盐商刘家给新上任的盐政老爷林大人送土仪,特此公告全城。”

  刘家仆从唱完,后面几家仆从也依次唱起,街上的百姓先懵后笑,对车队指指点点,闹哄哄乱作一团。

  楼上众人气得脸色铁青,待要下去阻拦又不好跟兵丁和差役当街对峙,只好打发人去各衙门里求助,趁还没闹得举城皆知,得快点把车队拦下。

  让盐商没想到的是,所有相熟的衙门都没放他们的人进去,包括跟吴刘两家关系最好的按察使衙门,直接冷脸赶人,一点面子也没给。

  他们这才意识到事情严重了,立即散了酒席,各自回家找人打听问题出在了哪里。

  黛玉这边请两位长辈坐了,向他们说出自己的打算,“在年前让那帮盐商结清欠款大概是没戏了,不如就用盐商送来的银子把账清了,之后再向他们讨债不迟。”

  两人没想到黛玉是打这个主意,他们久居扬州城,对盐商和盐农之间的官司早有耳闻,单是近几年欠的银子就要有上万两,累计下来得有十万之巨。

  正是有这笔巨债挡在前头,历任盐政只能任由盐商摆布,祈求他们好歹补上些窟窿,让自己在盐农面前不至于太难做人。

  其实说到底还是他们太贪了,盐政在任上至少三年,那些盐商的孝敬就不止这个数,要是真能狠下心自己把欠银补上,何至于受制他人。

  两人没想到黛玉一个小姑娘竟能有此气魄,随即又想到正是因为她是个涉世不深,心地未受到污染的孩子,才会有此侠义心肠吧。

  黛玉又对留在两人身边的几个手下笑道,“烦请诸位叔叔再辛苦一趟,等车队到了尽快点清银两,我们连夜送到盐场去,以免迟则生变,等回来我再重谢大家。

  几位衙役和兵丁哈哈一笑,拱手道,“林姑娘仗义,我们先替那些盐农兄弟谢过了,能帮上忙是我们的荣幸,可不敢言谢。”

  黛玉俏皮的眨眨眼,“要谢要谢,至少得连累大家辛苦两天,每人三十两不算多。

  盐商的土仪既进了我家,就是我的家产,用我的银子替他们还债,之后我就是债主,看谁敢不还钱。俗话说见者有份,叔叔们尽管拿去便是。”

  几人听说能拿到三十两报酬,都不可思议的瞪圆了眼睛,他们一年的薪酬都没这么多,这林姑娘也未免大方过头了。

  后又听说要向盐商讨债,众人都大笑出声,广达拍着桌子直叫学到了,用盐商的银子还债,再向他们讨债,里外里吃了两次亏,气死那帮混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