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耽美小说>[红楼] 彪悍红楼【完结】>第67章 第六十七章

  盐商送礼的车队在城中绕行一圈, 再次停在盐政府的前街上时已经过了晌午。

  黛玉也没刻薄他们,清点礼品时让人送上了热汤和馒头,还特意围了个地方给他们解手。

  随队押送监管的差役和兵丁就是另一种待遇了, 林兴叫了上等席面, 怕菜冷了, 还用小炉子在下头煨着。

  众人见席面上都是平时很难吃到的好菜, 馋到不行, 高声向黛玉道谢后好一通风卷残云。

  见他们吃饱喝足还不停下筷子, 又分盘子里用菜汤拌饭, 狄千户把这帮现眼的家伙招集过来, 向他们说了接收礼品之后的任务。

  听说跟着跑一趟盐场就有三十两银子的报酬拿, 所有人都张大嘴巴不敢相信, 反复确认了两遍还晕乎乎的。

  尤其是跟着狄千户来的兵丁,前几天他们在林大人家捞到了水灵灵的老婆, 这次就是特意来报恩的,没想到还能拿到安家银子,这哪里是盐政府啊,分明是聚宝盆,林姑娘就是观音娘娘坐下的善财童子。

  这群人再看盐商的车队眼神就变了,跑过去把街头街尾堵了个严严实实。

  这里面不仅有给盐农兄弟的欠款, 还有他们的三十两银子呢,可不能让他们跑了。

  黛玉见广知府和姑父的手下都认真起来, 这才把心放回肚子里。

  前头盐运衙门的差役大多跟盐商相熟, 很难说他们站在哪一边, 盐商车队人员众多, 又带着数不清的财富,就算以势压人也难保不会出岔子, 还是得仰仗两位长辈带来的手下护持,才能确保平安。

  下午时黛玉接到了穆月辉的来信,询问她怎样了,是否需要她请父亲帮忙。

  黛玉让好友尽管放心,这点小场面她还能应付,对接下来要做的事没隐瞒也没细讲,只说她要送银子去盐场,归期不定,不用为她担心云云。

  清点工作持续到天快黑才完成,来送土仪的盐商共有十九家,少则五千两纹银,多则一万两之巨,无论是还盐农的债,还是付清差役兵丁的报酬都绰绰有余。

  除了银两,每家又送了布匹、古董字画玩器、文具摆设,绣品皮毛等等,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除了这些,有几家还送了田庄商铺,以及美貌瘦马和歌女舞姬。

  黛玉清点了下,田庄有两个,都在离扬州城很近的地方,家里剩下那些马匹总算有地方安置了。

  铺子有三间,就在东侧街上,三间相连的二层门面后头都配有后院,打通了也是好大一片地方呢。

  姬妾共有二十人,加上侍女有六十人之多,这次盐商学乖了,管事把身契交到林兴手上,六十六人一个不差。

  这些人坐在马车上折腾了一天,都是花容失色,憔悴不堪的样子,林嬷嬷把人带到西禁院,让她们在里头找那有火墙的房间住着,又让人送了热粥馒头小菜,被褥帘帐等物,任她们自己料理去。

  黛玉对这些人并无恶感,没投生到好人家,小小年纪就被人贩卖不是她们的错,只要安安静静不闹妖,她肯定会想办法妥善安置她们的后半生。

  趁着城门还未关闭,狄千户散开人雇来大车和骡马,先把银子装上车,众人再简单填保了肚子,就上马启程了。

  狄千户带着兵丁打头,后头跟着骑着小黑马的黛玉和乐清吴彧,林兴带着家丁,和盐政衙门的差役护在车队左右,最后由广知府带着差役压阵,一路浩浩荡荡穿街过巷,出城往盐场方向而去。

  城中大半盐商的当家此时都聚在一起,商议接下来要如何对付林海。

  他们之前被林海撅了面子,今天又被林家的小丫头打了脸,还连带惹怒了所有官员,这会儿都有些灰头土脸的,不知接下来要如何是好。

  听说林家收下礼后反倒在兵丁的护送下出了城,看那些马车的样子,所载之物很有分量,有那聪明的立时反应过来,林家这是要釜底抽薪,把他们唯一的筹码给绝了。

  各家立即调动家丁前去阻拦,这时城门已经关闭,守城的官员早接到按察使衙门的指令,不能轻易放人出去。

  他们也对盐商今日的作为相当不满,趴在城头上跟这群人闲磕牙,就是不肯把城门打开。

  众盐商无法,好话说尽又写了一千两欠条,一个时辰之后才得已从城里出来。

  上马没跑出多远,连黛玉一行的尾灯都没看着呢,就被卫指挥使司的骑兵拦下了。

  穆指挥使身为守备江苏省的军中大佬,对扬州城里的动向了如指掌,听说林家小姑娘跟盐商斗法,让那些人绕城丢脸,他只当是小姑娘调皮,那些盐商既敢欺上门,活该有这样的下场。

  下午接到女儿送来的信件,才知林家姑娘还有这层打算,盐商欠款没有十万两也有九万出头,历任盐政就是因为舍不得补上这笔银子,才任由盐商磋磨戏弄。

  没想到一个姑娘家竟能有此气魄,穆大人不由暗赞一声女儿的眼光独到,交到这样的朋友足够受益一生了。

  小姑娘的侠义心肠让人动容,他派心腹手下带人在城外守着,远远的护送林家车队一程。

  解决了这笔烂账,盐帮就再没了生事的理由,于军于政都是件喜事,可不能让那起小人破坏了。

  黛玉不知身后有两路大神庇佑,一路走得提心吊胆,生怕被人追上来,直到丑时末看到带人迎上来的林海,她心头一松差点没坐稳马背。

  盐场位于海边,离扬州城有段距离,林海又在最远的庄子里视察,天快黑时才接到自家下人报信,立即带人赶了过来。

  看到坐在小马上的黛玉,林海眼眶立时就红了,千言万语只问出一句,“你可冷着了?”

  黛玉笑着摇头,“爹爹放心,我好得很,爹爹也请打点起精神,接下来几天会很忙哦。”

  她怀里的花花从斗篷下探出头,对林海喵了一声,有它在还能让主人冷着么。

  林海心情激荡,气噎声阻,一时说不出话来,只能笑着点头。

  他身边的盐运官员纷纷下马,对黛玉拱手道谢,“林姑娘高义,吾等带盐农百姓谢过姑娘了。”

  黛玉在马上拱手回礼,“各位长辈过奖了,接下来还要麻烦大家。”

  众人一起摆手,连道不麻烦,有了这些银子在,多年烂账两日就能平了,这也算是自己的政绩,履历上有此一笔,还怕没升迁的时候么。

  把银子送到最近的盐庄上,跟随狄千户和广知府来的兵丁和差役就算完成任务了,可他们却不打算回去,只这点事哪有脸收人家三十两,得把银子发下去,再护送林大人和林姑娘平安回到家,才能拿得不亏心。

  林海得知缘故后哭笑不得,就问他们谁还没媳妇,家里那不是又送来几十人么,自己挑去就是了。

  在场的人就算自己有媳妇,还有同袍打着光棍呢,见林海如此大方,激动得嗷嗷直叫,连为大人效死都喊出来了,把黛玉听得满头黑线。

  海边的盐庄有七个,每个庄子至少几百户盐农家庭,这还只是江苏一地的盐农,福建两广和四川都有食盐产地,当地的最高长官是副盐巡使,跟李扬同归林海管辖。

  因全国的盐引都要由林海这位盐运使司的主官来发放,盐商这才聚集在扬州城,专挑这边的盐农下手,给上官找不自在。

  庄子里人欢马叫,盐农都被吵了起来,看到从马车上卸下来的银子,全都傻了眼。

  有属官让他们回去拿欠条和账薄,再过来领欠银结账,一群人张大了嘴巴不知如何反应。

  前天盐政老爷说会尽快解决欠银的事,他们也是听听就算了,哪一任盐政老爷都这么说,大家都麻木了,只求能有钱过年就知足了。

  没想到这任老爷不同以往,才几天工夫就运来这么多银子,难道真能把这么多年欠的钱都补上么?

  听有人高喊大家动作快点,接下来还有几个庄子要走呢,一群人如梦初醒,连滚带爬的回家拿欠条。

  林海点清银两,又分出两支队伍,让李扬和同知牛大人各带一队,到其他庄子上去平账,争取在两天之内把欠银结清。

  黛玉被林海安置在庄头家休息,她累了一天一宿,实在没胃口吃东西,只简单喝了碗瑶柱粗米粥,又让庄头的媳妇弄些蒸鱼喂花花和叶子,就倒头睡下了。

  她睡得很沉,听到花花的叫声也只是摆了下头,感觉像是沉到了深水里,怎么也睁不开眼睛。

  随后又发生什么她就不知道了,直到手臂上一阵刺痛,把她疼得一激灵,包裹在周围的深水渐渐退去,这才醒了过来。

  黛玉眼前一片模糊,隐约看到床上坠着熟悉的平安结,这是孔观主亲自给她打的,再由娘亲敬到三清上神面前祈福,临行前交给她护身。

  黛玉不喜欢身上挂太多东西,就让人悬在了架子床顶上,她不是在盐庄的庄头家休息么,怎么会看到家里的东西?

  正疑惑时,就被熟悉的气息抱在怀中,哑着声音轻唤了一声爹爹,林海哽咽的声音随之响起,“哎哎,爹爹在这里,翕儿不怕啊。”

  黛玉心说我有什么好怕的,随即才反应过来,她貌似睡了很久,已经回到家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