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东周故事会>东周故事会之韩赵魏64 坑杀赵军四十万
  赵括战死,赵军大乱。

  赵将傅豹、王容战死,苏射想带冯亭逃走,冯亭说:“我三番五次劝阻不听,才有今天的结果,这是天命,何必再逃?”说罢,横剑自刎而亡,苏射逃往胡地去了。

  白起竖起招降旗,赵军没了将领,全部扔掉兵器,脱掉铠甲向秦军投降。

  白起让人砍下赵括的脑袋,用竹竿挑着,去赵国大营招降,营中军士尚有二十多万,因为赵括摒弃廉颇的军令不用,很多将士不服,心有怨气,现在得知主帅被杀,无人敢与秦国对战,全部归降,甲胄器械,堆积如山,营中辎重物资,全部归为秦军所有。看書溂

  白起对王龁(hé)说:“前些时间,秦国攻克野王城,上党尽在掌握之中,可是上党的官员百姓不愿意投降秦国,而主动向赵国投降,现在赵国先后投降的军兵,合起来算将近四十多万,倘若一旦哗变,怎么防备?”

  经过商议,把赵国投降的军兵分为十个营,选派十员秦国大将统领,分配二十万秦军看守,赏赐给牛肉美酒,告诉这些投降的赵兵:“明天,武安君要在赵军中挑选,凡是上等精锐能打仗的,分配给器械盔甲,带回秦国,随军听令;剩下的老弱不堪,或者力气小不能打仗的,或力怯者,退还给赵国。”

  赵国投降的军兵听了十分高兴,有酒有肉,很安心。

  当夜,武安君秘密传令给看守赵国降兵的十员大将:“一更时分,只要是秦国军兵,都要用白布裹头;凡是头上没有白布的人,就是赵国人,全部杀死。”

  秦兵接到命令,一齐发作,赵国降兵毫无准备,手无寸铁,束手受戮,有逃出营门的,被有蒙骜,王翦等巡逻的秦兵遇到后乱砍。

  四十万军兵,一夜之间,全部被杀,尸横遍地,鲜血汇集成河,血流淙淙有声,杨谷溪水都变成了红色。

  武安君收集降卒的头颅,堆积在秦军营垒之间,称为头颅山。还在上面修盖了一座台,这座台十分高大,称作白起台。

  后来,唐玄宗巡幸到此,凄然长叹,命高僧三藏设水陆道场七昼夜,超度亡魂,又命名杨谷为省冤谷。

  长平之战总计,前后斩杀赵军兵卒共计四十五万,只留存年龄小的二百四十人没杀,放他们回邯郸,用来炫耀秦国的威势。

  赵孝成王期初,接得赵括的捷报,心中大喜,觉得自己指挥有方,换将换对了,但是后来,听说赵军在长平被困,正准备商议如何征兵救援,忽然来报:“赵括已死,赵军四十多万全部投降,被武安君一夜坑杀,只放回二百四十人回来。”

  赵王大惊,群臣惊悚,邯郸震惊。

  现在说“坑杀”,也写作“阬杀”,这是古代军队打仗,得胜后把敌军杀死,将尸体堆积起来的行为,用来炫耀武功,威慑敌人。有人根据字义解释成活埋的意思,是不对的。

  赵国国内大乱,孩子哭父亲,父母哭儿子,兄哭弟,弟哭兄,祖哭孙,妻哭夫,沿街满市,一片哀嚎,悲痛之声不绝。

  赵括的母亲没有哭,她说:“自从赵括做了统帅,我就不把他当做活人了。”

  赵孝成王因为赵括母亲前面说过的话,没有因为赵括惨败连累他的家属,反而赏赐了一些生活用品表示安慰。

  这时候,想起廉颇了,派人慰问廉颇。

  老将军也是伤心欲绝,想到会失败,没想到败得这么惨。心疼那些跟随自己多年的将官,一个个身经百战,斗志昂扬,没想到一夜之间阴阳两隔。

  明明可避免的惨痛,偏偏眼睁睁看着变为现实,是多么的残酷。

  上至赵王,下至黎民百姓,赵国沉寂在一片惊慌之中,边境又来报告:“秦兵攻下上党,十七城全部归降秦国,武安君亲自率领秦军,扬言要围困邯郸。”

  赵王向群臣问计:“谁能阻止秦兵?”

  阶下战列的群臣不少,没有一个吭声。

  廉颇太过伤心,没有上朝,赵国能够调用的兵马,全部交给了赵括,没有兵,再有能力的将军也没有办法。

  赵王在一片死气沉沉中散朝,平原君回到家中,遍问所有宾客,宾客一个个垂头不语。

  恰巧,苏秦的弟弟苏代在平原君家做客,得知赵国的难处,自告奋勇说:“我如果到咸阳,必能阻止秦兵不再攻赵。”

  苏代学习了《太公阴符》,能言善辩,指点江山,洞察事实,是继哥哥苏秦之后出了名的游说大师。

  平原君喜出望外,立即禀告赵孝成王。

  赵王拿出大量金币,催促苏代速去秦国。

  到了现在,钱是身外之物,只要苏代敢张口,赵孝成王就敢给。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