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第二百十一五章 幼主登基
  嘉定四年,十月。

  灼灼岁序,恰似晨露。

  郡主府。

  外头忽然传来敲锣打鼓声,大抵是哪家的公子要迎娶新妇了。

  十里红妆,大红灯笼开路,马车从街头派到街尾,沿途一路吹吹打打,就连满城的大树上都挂着红色绸带。

  场面之宏大,快赶上丹阳出嫁那时了。

  听到动静,丹阳提出要去看看。

  可她实在太虚弱了,李常笑不敢任她太折腾。

  最后,干脆各退一步。

  在院中摆着摇椅,听赏高墙之外的响声,就当满足想要看热闹的愿望。

  不知过了多久。

  迎亲的仪仗走了,枝头的红绸带在风中飘动,还有浅浅的枫叶低垂。

  丹阳闭着眼,好像还没从方才的如梦红妆里回过神来。

  她又想起王陵了。

  那个嘴上说着要白头偕老的家伙,不等她就先走了。

  黄泉路幽冷,愿斯人常在。

  ……

  半月后。

  咸阳城中的红枫林彻底盛放。

  斜阳照耀,微风拂过,红枫如潮涌动,又好似跳动的火苗,绘成了一幅绚烂的图景。

  只是,朝堂的争斗也有了结果。

  萧王李孝源落入下风,廷尉冯缓成了新一任的丞相。

  郡主府。

  丹阳的生机愈发微弱。

  李常笑知道将要发生什么,这几日一刻都未曾离开。

  往日的恣意翩跹荡然无存,有的只是挥之不散的无力与失意。

  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丹阳离他越来越远。

  在一个平淡的黄昏。

  丹阳安然离世。

  没有什么回光返照,因为她没有需要交代的了,犯不着吃这种苦头。

  李常笑靠在床头,还讲着从前说与丹阳的故事。

  “从前有个太乙真仙,他的洞府里有一盏神灯……”

  许久之后,李常笑回过神,面前的丹阳恬淡平静,仿佛睡过去了一般。

  可他清楚,自家丫头再也不会回来了。

  “丫头,故事就到这。”

  ……

  嘉定四年,十二月。

  李常笑收拾好行囊,出了咸阳城。

  临行前,他看了一眼这座宏伟的城池。

  从这一刻起,再没有什么能够留住他了。

  下一站,不知何处是归途。

  想到在终南山住了那么些年,就当已经体验了南方的繁华。

  照这么看,还有塞北的荒凉需得去体验。

  李常笑想了想,决定就这么办。

  ……

  嘉定五年,三月。

  这日,有太监前往各府,是嘉定帝要召见群臣。看書溂

  朝臣都很惊讶,不知陛下今日为何。

  毕竟,哪怕冯缓封相这样的大事都没能惊动嘉定帝出面。

  当见到嘉定帝的那一刻,答案终于揭晓。

  往日威风八面的嘉定帝,如今骨瘦如柴,气息萎靡,俱是一派油灯枯尽的模样。

  一时间,群臣哗然。

  所有人都清楚,大秦能有如今的稳定,均是维系于嘉定帝一人。

  他要是出了问题,只怕勉强支撑的朝廷立刻就会陷入覆灭之险。

  嘉定帝没有给臣子思考的时间,而是让太监将事先草拟的圣旨取出。

  其中的内容更是叫人吃惊。

  这是一份传位诏书。

  传位之人不是嘉定帝诸子,同样也不是在场的萧王等宗室。

  而是——鲁王李墨,经营西北三郡的那个鲁王。

  嘉定帝的选择,却让臣子们难以接受。

  传位之事尚在意料之中,可依据他们的设想,幼主登基才是最稳妥的做法,足以维持当前局面,对宗室和朝臣来讲都是好事。

  真要按照嘉定帝的诏书,让鲁王继承大统,只怕他们这些在场的有大半都活不到明年。

  或是生死的驱使,或是因为嘉定帝几近弥留。

  宗室和臣子们的脑中不假思索地生起了抗旨的念头。

  礼貌点讲,那该唤作矫诏。

  毕竟,眼下大秦的主人是谁,那还真的未必。

  只要圣旨走不出宫门,那就算不得圣旨。

  在这一刻,本还势同水火的宗室和朝臣,为了不让鲁王登基,选择了合作。

  病榻前的嘉定帝显然早有预料。

  圣旨念完,立刻就有一百名铁鹰锐士入宫,护持在太监左右。

  那太监在铁鹰锐士的护送下,准备朝着宫外的方向跑去。

  即便如此。

  萧王和冯缓都没有慌乱,模样甚是平静。

  二人相识一眼,瞬间都读懂了对方的意思。

  于是,在下一秒。

  两人同时喊了句“动手”。

  话音刚落。

  立即就有刀子入腹的声音传来,速度极快,只在瞬息间就结束了。

  “噗”“噗”“噗”

  一道道身影倒下。

  群臣闻声看去,方才的动静竟然来自铁鹰锐士。

  是殿外的铁鹰锐士战成了一片。

  这其中的每一人都是能够“以一敌百”的高手,打斗起来更是一副火热场景。

  奇怪的是,即便宫中有刀兵声响起。

  拱卫宫廷的士卒仿佛充耳未闻,丝毫没有要进宫救驾的意思。

  无尽的黑暗,深邃的静谧。

  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最后编成了一张罗网,彻底将辉煌了数百年的秦皇宫封锁。

  嘉定帝同样感知到了这一切。

  他默不作声,甚至都没有出言呵斥这群乱臣贼子。

  因为这一切同样在计划之中。

  半刻钟后。

  殿外的厮杀声结束,很快就有跪地禀命的声音传来。

  嘉定帝知道,是那群乱臣贼子赢了此局。

  他心里稍感遗憾,却又暗自欣慰,还好又多留了一手布置。

  算算时间,圣旨应该已送达西北。br>
  想到这,嘉定帝闭上眼睛。

  他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一时间,诸般思绪皆涌上心头。

  “墨弟,大秦的未来交于你手了。朕坏了列祖的功绩,还有我大秦的基业,九泉下任凭祖宗责罚。惟愿先祖庇佑墨弟,再起我江山社稷。”

  “父皇,基儿悔不当初,错信偏臣,以致今日之祸。”

  “雍丘侯,陈留侯,还有虎卫众将士,朕心愧矣!”

  ……

  当夜。

  皇宫的丧钟再度敲响。

  大秦嘉定帝,在位五年,驾崩。

  遵先帝遗训,拥立皇三子李光渠为新君。

  不出半日,秦皇驾崩的消息就传到了沛地。

  沛王刘赤属实感慨了一番。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属于大秦的时代彻底落幕。

  两日后。

  沛王兴兵四十万,以代侯韩淮为将,讨伐秦廷。